您的位置:首頁 > 娛樂 >

《航拍中國》第四季臺灣篇:同是一家人,共飲一江水-當前最新

今天,讓我們跟隨《航拍中國》第四季的空中旅程,漫步云端,俯瞰臺灣。

澎湖列島往東40多公里,就是中國第一大島:臺灣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大陸,就連8歲的小學生都知道日月潭 ,因為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本就收錄了《日月潭》。

課文里,日潭和月潭一北一南,像極了太陽和彎彎的月亮。

的確,過去水位低,日月分明。

后來,人們為了滿足逐漸增大的用水需求,引入濁水溪的水,日月潭的水域面積擴大了70%,成了現在類似楓葉的形狀。但這不影響慕名前往的旅客來到這里,尋找兒時那片“童話中的仙境”。

這面斷崖最陡處近乎90度直插在太平洋的岸邊。

斷崖,曾攔住往來的通行者。直到140多年前,在此駐防的福建省陸路提督與福建臺灣道帶領民眾共同在絕壁間開鑿出了路。

此后,沿海公路才一條條建起。經過不斷修繕、重建甚至改名,今天,它已經成為臺灣公認的最美沿海公路。

臺灣島,地處全球地震活動最頻繁的環太平洋地震帶,不可抗拒的力量時刻影響著這座島嶼。

地震造成山體錯位,溪水沿著裂縫開辟了新的軌跡,在阿里山海拔1815米處,匯聚成一處年輕的湖泊。被水淹沒的林木逐漸枯萎,和湖水的組合,意外成了令人神往的秘境:水漾森林。

這里是臺灣島人口最稠密的地區,臺北。

它被群山環繞,東來西往的季風帶著水汽翻山而來,不緊不慢,恰巧落入盆地當中。所以,臺北一年中至少有一半天數會下雨。

綿長多雨的氣候,并沒有讓這里的人感到不適,反而為他們找到了獨特的生活節奏。喝杯咖啡,吃份魚丸,每條街都有一百種以上悠哉的避雨方式……

地基松軟,加上地震與臺風頻發,在臺北,很難看到摩天大樓。

但臺北101大樓是個例外。

在大樓的第87到92樓的六層樓間,安放了一個重達660噸的阻尼器,可以吸收7級地震和17級以上颶風的強烈震蕩。

龜山島,距離臺灣島東岸大約十公里,是一座年輕的活火山。每當大雨將至,大氣充足的水分,因為溫差效應,會在山頂形成一頂云做的帽子。看到這頂帽子,人們就知道雨什么時候會來。

龜山島并非只有務實的一面。浪漫的本領,它也很在行。島嶼附近的海底會不斷噴出氣體,將海水變化成界限分明的牛奶海……

從高空看去,金門島孤懸海上。它距離大陸不到10公里,而離臺灣島超過了200公里。離大陸近,成了金門島得天獨厚的優勢。

過去,這里缺水,嚴重影響了居民們的基本生活。人們一直在尋找機會,從大陸引來充沛的水源。

終于,在2018年,一條海底管道從福建晉江的海岸邊橫跨海峽,直接向金門供水,徹底解決了島上10萬多居民的飲水難題。

同是一家人,共飲一江水,大陸和臺灣的距離從來就是這么近……

《航拍中國》第四季

帶你俯瞰

寶島臺灣

《航拍中國》第四季臺灣篇

今晚九點檔

CCTV-1重磅開播

明晚八點檔

CCTV-9播出

你最期待看到臺灣的哪一處風景?

評論區說說~

來央視頻

看《航拍中國》第四季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放送